诗承古韵 泉焕新颜(“两山”理念在河南)

——“诗中风光今又现”之安阳篇

《 河南日报 》( 2025年09月13日 第 02 版)


  “峻岭纡冈凝翠微,南海泉酿醉夕阳。”

  ——《小南海六首》

  □本报记者 李林 赵阿娜

  “峻岭纡冈凝翠微,南海泉酿醉夕阳。”金代诗人元好问笔下的泉畔胜景,如今依旧鲜活。

  9月10日,南海泉边,新意与生机扑面而来。泉眼密布,“咕嘟”作响,小泉细如银线,溅起碎光;大泉涌成水柱,漾开涟漪。岸边绿树成荫,蝉鸣与水声相和,孩童嬉水、游人露营,尽享亲水之乐。

  南海泉位于安阳市龙安区善应镇。这座因洹水“逢善而出”得名的小镇,坐拥“两库一泉”(小南海水库、彰武水库、南海泉)之利,既守得住千年诗韵,更以生态治理新实践,让一汪清泉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从市区开车40多分钟就到,这里水清景美,待上一下午,心情很放松!”带着家人来此野餐的安阳市民张先生,道出不少游客的心声。

  南海泉被誉为安阳的“生命泉”。这汪泉不仅有群山环抱、清泉如镜的自然之美,更因北齐石窟、小南海古庙等古迹及“善应松涛”胜景,承载着千年厚重文脉。

  近年来,安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环境改善为核心打响碧水保卫战。通过铁腕治污、系统修复推进美丽河湖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豫北大地人水和谐的画卷愈发鲜明。

  从制度到技术全面焕新,多管齐下强化泉域保护。立法层面,出台《安阳市南海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将管理纳入法治轨道;治理层面,推进泉域绿化、河道清淤、污水截流等综合工程;监管层面,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执行“连日计罚”,创新“5G+无人机+AI”模式,多部门联动织密防控网。

  “生态是底色,创新是动力。我们要让‘水美’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善应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宋金书介绍,当地始终严守生态底线,保持洹河生态流量稳定,在沿岸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既净化水质,又打造天然景观,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

  生态筑基,方能旅游兴镇。善应镇锚定“生态新镇、旅游重镇、经济强镇”目标,以生态为基转化发展动能,依托河道打造垂钓、露营等旅游项目,串联昆玉山、灵泉寺石窟等文旅资源,生态游兼具文化味;推进洹河民宿升级,规划度假、养老等多元模式,秉持“顺河势、依水形”理念,实现开发与保护共促。

  乡村业态有了新活力。今年3月开业的善苑民宿,周末时常一房难求。“守着这汪清泉,水清了,景美了,游客也多了,在家门口挣钱,是长久生意!”善苑民宿老板申国文笑容满面。

  产业融合更有新路径。在“两库一泉”生态品牌带动下,当地的黑玉红薯、“三仓”苹果、南海鸭蛋等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形成“生态+旅游+农业”的全新发展模式。

  从元好问诗中的古典泉韵,到如今“生态旺、旅游火、百姓富”的现代图景,实践印证:守护绿水青山,终将解锁乡村振兴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