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下一版  
工信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潮头登高再击桨
种粮大户念活“软麦”经
大学生农民“慧”种地
把握小麦最佳收获期
摄影报道
民事立案“最好不用跑,最多跑一次”
我省计划指标200人
全国农民广场舞大PK
监督保障“周交办、月讲评”落实落细

种粮大户念活“软麦”经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本报记者 董豪杰 尹小剑

    5月25日,淮滨县台头乡何庄村,62岁的种植大户谢实营正悠闲地坐在椅子上,还有一周左右,他的小麦才会收获。

    “天气预报说马上要下雨,你不着急?”谢实营回答:不怕,我种这品种抗穗发芽。无论是今年偏重发生的草害,还是田间水肥管理,整个小麦种植过程,谢实营都心里有数。

    来到麦田边,谢实营伸手一指,说:“这两边全是我的麦田,种的都是‘软麦’。”谢实营说的“软麦”,就是弱筋小麦,今年,他一口气种了1460亩。

    整个淮滨县,84万亩小麦中,有75万亩是弱筋小麦,弱筋小麦已经成为淮滨县的“土特产”。

    弱筋小麦是如何俘获了种植户的心?收益是不二法门。“每年麦收时候,经纪人到地头收购我的小麦,每斤加价一毛钱,照样抢手。”谢实营笑着说,车子开到地头,钞票装进兜里。

    在淮滨县种粮多年的谢实营,其实是安徽人。

    淮滨县发展弱筋小麦之初,不少人不敢种、不会种、怕卖粮难,谢实营决定试一试,流转100多亩地,种上了弱筋小麦。

    “软麦”收益高了不少,尝到甜头的谢实营开始大面积种植。今年,他还拿出一部分土地,专门做品种试验,种下9个不同的品种,选出产量、品质更好的品种。

    “说实话,弱筋小麦种起来其实也不难,关键是管理好水肥,中后期不能追肥,保证品质。”谢实营说,淮滨县的农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技术、田间地头把脉问诊,让他也成了种植高手。

    现在,谢实营这个外来郎,成了村民口中的“老谢”,变成了淮滨人。

    同样被吸引的,还有加工企业。

    河南富贵食品公司的产品展示间里,各式各样的饼干、桃酥等产品琳琅满目。“满口香酥的饼干,稳定的原料是关键。”公司负责人付浩说,弱筋小麦最适宜饼干、糕点等加工。淮滨县75万亩的弱筋小麦,能够有效保证原料品质稳定。“仅饼干加工一项,我们一个月就能够消耗600吨小麦,加上其他产品,每年能够‘吞’掉近万吨。”

    从麦田到车间,一粒小麦,撑起了淮滨县弱筋小麦的产业链。

大河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040031

未经大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