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迅速形成助农促销合力
|
![]() |
西平县“线上+线下”助销解民忧
|
![]() |
摄影报道
|
![]() |
激励残疾人投身乡村振兴
|
![]() |
辛夷产业拓宽致富路
|
![]() |
“跑山猪”“跑”出增收路
|
![]() |
传承发展织布手艺
|
![]() |
守好黄河湿地 共享美丽生态
|
![]() |
一纸“动员令”满园桃李情
|
![]() |
“1+5+X”课后服务体系暖人心
|
迅速形成助农促销合力 | |
西平县“线上+线下”助销解民忧 | |
摄影报道 | |
激励残疾人投身乡村振兴 | |
辛夷产业拓宽致富路 | |
“跑山猪”“跑”出增收路 | |
传承发展织布手艺 | |
守好黄河湿地 共享美丽生态 | |
一纸“动员令”满园桃李情 | |
“1+5+X”课后服务体系暖人心 | |
淅川县谢建中 自筹资金修道路 | |
创新转型使医养家具名扬全国 |
本报讯(记者刘亚鑫通讯员董瑜雪)11月17日,在延津县僧固乡德士村织布厂,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织布机,木质梭子在细密绵长的织线之间穿梭,伴随着轻微的咯吱声,厚实和软、花纹明艳的织布在机身下方一寸一寸缓缓延长。“织布厂都开二十多年了,产品被人们慢慢地认可了,现在想把手艺传给年轻人。”织布厂负责人申成云说,厂里目前拥有80多台织布机,织布在2021年入选“延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成云的儿媳程景真已经在厂里工作了十多年,为了更好地传承织布手艺,她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用心创新,改进工艺,使花色、纹理更加丰富。程景真介绍,织布有冬暖夏凉、透气性好、不起褶皱、不起静电、不褪色等特点,可观的经济效益吸引了周边不少村民加入,工人可以把机器拉回家里作业,然后再把织好的布送过来进行加工,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老织布产业链,这也使得传统织布手艺在德士村得到了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