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为高考“降噪”,为考生护航(豫论场)
加强监督规范“高考房”
画中话
养异宠也须守规矩
原阳县供电:高考保电严阵以待
强作风 担使命 深入基层讲党课
建设暖心“小菜园” 自给自足欢乐多
高标准推进“五星”党支部创建工作
新乡县供电:廉政党课进班组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构建平安稳定新格局
加速建设 为隧道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智慧型加油站为古都“加油”
好著丹青图画取 文明宜居树新风
积极探索“五育融合”新模式显成效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养异宠也须守规矩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周志宏

    据新华社报道,虽然法律明令禁止引进,但调查发现,在不少网络平台上仍存在大量贩卖走私外来物种的情况,网友呼吁有关部门依法惩处外来物种交易乱象。

    巴西所罗门蜘蛛、欧洲野蛮收获蚁、亚洲雨林蝎子、非洲发声蟑螂、剧毒澳洲红背蜘蛛……这些很多人听都没听过的虫子,正在成为异宠界的网红,在不少网购平台也能轻松找到购买链接,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一项数据也从侧面佐证了异宠热现象。伪装成甲虫玩具、埋进盆景土、谎称陶瓷花瓶等,境外动物被花式违规携带、寄递进境。2022年一季度,全国海关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173种,1.39万次;境外预检淘汰不合格动物2.33万头,淘汰率18.74%。

    所谓异宠,指生活中不常见、或外形奇特,被一些人当宠物养的动物物种。据报道,这些异宠,有的是通过走私等非法途径进入我国的动物,也有些是本土的小众化、濒危动物。

    异宠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对有些饲养人而言,养猫狗等常见宠物已不足以作为身份象征,“不容易搞到”成为表达某种优越感的代名词。有些动物的外形、色彩等符合少数人猎奇心理。此外,一些网红主播“种草”引发跟风效应,部分热门网游、动漫中以稀有动物作为主要形象元素,也容易引发养异宠冲动。

    从公共视角考虑,外来物种入侵威胁本土生态平衡、导致本土生物基因污染、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带来公共卫生隐患等危害,这是不争的事实。此外,养异宠造成邻里关系不睦,以及饲养人被咬伤、感染疾病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一些异宠被弃养、逃逸或错误放生后,会造成诸多安全隐患。根据我国生物安全法,农业农村部会同海关总署修订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明确规定活动物(犬、猫除外)禁止携带、寄递入境。而一些科研机构或专业部门出于科研等目的,需要引进外来物种时,有严格的申报、审批流程。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所谓进口动物,大概率是非法入境。据报道,现实中就有不少人因购买非法来源动物,被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立案侦查。

    民法典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野生动物保护法还对非法从境外引进野生动物物种,以及放归自然、遗弃、动物逃逸等问题做了具体规定和罚则。

    养异宠也须守规矩。这个规矩就是法律与公共权益。我们尊重不同人的养宠喜好与选择,但前提是不能违反法律,侵犯公共权益。守法、睦邻、谨慎,不给他人和社会带来麻烦,这是养任何宠物的基本原则,理应成为养宠物的共识和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