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郑洛许经济综合竞争力领跑全省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专题论坛在南阳举行
“林+N”鼓起农民钱袋子(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政府做好“服务官” 企业吃下“定心丸”(万人助万企 我们在行动)
开足马力忙生产
确立“五大体系” 释放人才红利
河南造出国际通用干货集装箱
国网博爱县供电公司:装设警示标志保安全
国网沁阳市供电公司:“电管家”上门送服务
国网武陟县供电公司:可靠供电助养殖规模倍增

助力多式联运
河南造出国际通用干货集装箱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本报讯(记者 孔学姣)12月17日,在位于武陟县的河南亿拖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米冬冬忙着安排生产准备工作。在他身后,是两个20英尺和40英尺的干货集装箱,也被称为“河南第一箱”。

    前不久,这家主要生产自卸半挂车的小微企业获得河南省内国际通用干货集装箱生产的第一张准予资质证书,并具备了批量生产条件。这意味着河南从此有了干货集装箱生产企业,有利于更进一步开展公铁联运。

    “经过前期接洽,目前与内蒙古、陕西等地已达成1300余个集装箱签约意向,另外还有一些订单正在对接。”米冬冬的语气欢快自信。

    “在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中,我们选定48家企业,引入技术服务机构,免费指导企业完善工艺规程和设备设施,顺应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腾笼换鸟’是为了让企业轻装上阵,亿拖车辆就是首批受益者。”省市场监管局认证监督管理处处长史明甫说。

    近些年多式联运的提速发展,给集装箱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但产地多集中在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

    “其中一个原因是标准化程度高。”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河南分公司总监阎建国分析,“以40英尺的集装箱为例,长度上误差要求在10毫米以内,高度上误差在6毫米以内。另外,每个集装箱都有自己的专属序列号,在设计之初就要满足国际公认的安全公约和海关公约。”

    武陟县共有专用车企业11家,亿拖车辆的率先转型给同类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米冬冬测算,目前公司联合部分企业,每天能生产112个集装箱,“订单上来后,我们的目标是把产能扩展到每天生产150个左右,这就需要依托更多企业进行部分零部件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