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参加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活动 |
![]() |
科技园办公楼外景 |
![]() |
千度创客培训班 |
□李宗宽 赵祎 孟展
科技部、教育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公布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结果的通知》,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等25家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截至目前,我省大学科技园已有4家“国家队”成员。
据悉,这是近十年来洛阳增添的又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我省自2014年以来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方面取得的一次突破性进展,是全省多年来厚植“双创”沃土,营造“双创”氛围,厚积薄发的集中呈现。洛阳也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拥有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非省会城市,有力支撑了洛阳打造场域载体“强磁场”,为加快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提供了策源力量。
近年来,洛阳理工学院积极发挥示范性应用型高校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优势,全面对接建材行业和洛阳都市圈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成功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对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充分肯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高校源头创新作用,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融汇高校、企业高端科技创新资源,融合行业与地方创新驱动发展,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6月29日,洛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陈岩表示。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平台
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2015年7月,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成立,是省科技厅、教育厅重点培育的全省五所高校大学科技园之一,是洛阳理工学院服务社会功能的有机外延和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和主要窗口。
近年来,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充分依托学校的学科和科技资源优势,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核心功能,以“新材料、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为重点发展领域,形成了“一园三区两基地(大学科技园、三个校区,宜阳高科加速器、北京离岸创新中心)”的战略布局。构建了“苗圃(千度创客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加速器(宜阳高科)”全链条孵化体系。
园区建立了“种子资金+创业导师扶持”的培育模式,确立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融汇高端科技资源、融合科教与经济,创意发生、创新引领、创业支持”的三融三创建设发展思路;“抓实孵化服务提质增效、抓实‘双创’活动品质提升、抓实创业教育持续推进、抓实完善改革机制”“强化全方位创新资源集聚、强化高质量科技企业孵化、强化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交互式开放协同发展”的四抓四强发展战略。
大学科技园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倡导“创新、开拓、开放、共享”的“双创”氛围,营造良好的创新与创业环境,有效强化和完善了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有效地推进高校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
大学科技园重视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与政府职能部门、洛阳市30多家众创空间、行业协会、地方商会、企业等建立沟通机制;在规划定位上,注重错位发展;在服务模式上,注重“管用有用”;在活动组织上,注重“赛创结合”;在社会效益上,注重围绕“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建立信息共享、资源共建、项目共管的创新创业新模式。
截至目前,累计孵化创新创业团队152支、孵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四板企业1家,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微企业42家,有效知识产权306件,辅导创新创业人员3000余人。园区已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辐射的基地。
大学科技园作为洛阳理工学院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重点项目,先后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18个科技服务平台,近两年连续获评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优秀(A类)。
多项举措积极争创“国家级”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融通创新的重要平台、构建双创生态的重要阵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
洛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明确提出,洛阳理工学院要紧扣应用型大学定位,全力打造大学科技园创新平台,并要求洛阳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
为了申请国家大学科技园,洛阳理工学院及时组织大学科技园管理团队根据《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和《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精心筹备“国家大学科技园”申报材料。
学校在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倾力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将建设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纳入《洛阳理工学院关于建设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的实施意见》《洛阳理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洛阳理工学院示范性应用型大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学校成立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由主管副校长任管委会主任,统筹协调学校创新创业资源,并设置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董事会,优化大学科技园管理机制。
为了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力推进教师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定《以成果增加值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办法》和《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方案(试行)》,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85%奖励给成果完成人,横向科研合作视为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授权实施学生无偿使用科技成果创新创业的政策。
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牵头成立了创业学院,组建36人校内专兼职师资队伍,开设7门通识教育课程,创建“创业管理”微专业,建立《应用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实践》校本课程,组织大型“双创”教研活动10场,服务1500名大学生到园区创新创业。
此外,洛阳理工学院还与洛龙区签署大学科技园共建协议,与宜阳县签署共建加速器协议……
2020年9月,科技园答辩组赴京参加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组织召开的“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评审会”,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通过和高度评价。
今年4月,科技部专家调研考察大学科技园建设情况。经过层层筛选,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成功通过评审,成为认定的2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
辛勤努力,今朝圆梦。洛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晋升“国家级”意义非凡,洛阳市将按照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要求,支持大学科技园充分发挥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开放协同发展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洛阳都市圈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洛阳理工学院校长张锐介绍,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好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开放协同发展等方面作用,发挥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教育科技融合,打造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