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微评
智能生产开启工业革命,全屋定制引领家具潮流
被“玩坏”的机器人
拍摄火灾被困者应该被谴责吗?
阳光分走一半还是阳光

阳光分走一半还是阳光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本报评论员 孙勇

    近日,笔者陪朋友去郑州南郊一处乡土文化休闲旅游景区踏青。走进“原味乡村”,蹬蹬卖冰棍的老式自行车,推推吱吱呀呀的小石磨,看看扮成“孙悟空”和“二师兄”的店主,动作夸张而又卖力地招徕着游人;步入民国风格的街区,不时偶遇或穿着民国学生装的小清新、或戴着瓜皮帽招摇过市的“地主老财”,一问都是游客租来服装扮演的角色……让人在这春风沉醉的人间四月天里浑然忘掉许多烦恼。因生意不景气而发愁的朋友,情不自禁露出了笑容。

    一路走马观花,朋友对这一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很感兴趣,走走问问,卖黄桥烧饼的小两口告诉我们,他们是通过招商进驻的,享受的是免租金、免装修、免流动资金、免物业费、免管理费、免营销费的保姆式、全方位免费服务。像他们这样的夫妻店只需要缴纳几万块钱保证金,合约到期不干的话可以全额退还,等于经营期间没有房租等费用,当然挣的利润要按照一定比例和运营开发商进行分成。朋友一听眼前一亮,大赞这种模式好,商户和业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租赁经营关系,也不再是一味“薅羊毛”和“被薅羊毛”的关系,而是将商户、用户,创造性地转化为合作伙伴,有钱一起赚,“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分享经济’吗?”

    近年,做生意的成本一路走高,利润被高额房租挤压得比刀片还薄,再加上电商的夹击,让干了二十多年品牌服装生意的朋友一筹莫展。年年上涨的租金,让商户和铺主关系日渐紧张,用朋友的话说就是“两看两相厌”,虽未到势同水火的地步,但也到了“背对背、眼瞪眼”的程度。笔者认识一个修电动车的师傅,前几天修车时听他无奈地吐槽,房东又涨租金了,不到10平方米的小门脸,月租金已经涨到了近3000块。最近,郑州两家企业大商超市和百脑汇电脑卖场均因房租问题卷入舆论漩涡,一家因拖欠房租被物业方公开曝光,另一家因涨房租遭商户集体施压。过高的房租反噬实体店铺的利润,实体商业面临的困境由此可见一斑。

    势移时易,颠覆正在发生,打劫无所不在。美国最大的网络租车公司创始人罗宾·蔡斯对当下的跨界打劫用“噩梦”一词进行了描绘:“我晚上总是辗转反侧,躺在丈夫的身旁,我总觉得会有一个恶棍——一个汽车租赁行业的恶棍,冲进房间,拿着枪指向我们。那时的我清楚地知道,我们创建的业务模式正在摧毁着这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行业。”分享经济时代,消费结构“提速换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光是商铺高租金这杯“苦咖啡”就让很多行业满脸苦涩。一些大卖场连节假日也难见熙攘景象,有些专卖店顾客还没有服务员多。传统需求在萎缩是不争的事实,但新兴的需求尤其是吻合供给侧结构的新需求正在蓄势喷薄。

    消费在变,需求在变,消费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顾客。但需要强调的是,不管面临怎样的风吹雨打,有些核心的东西还是恒定的,比如谁能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需求,谁就能生存和发展,谁违背了人性的需求,就将会被淘汰。如何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和消费者共享价值,将愈加成为产品和服务最需要关注的重心。“阳光分走一半还是阳光”,有人曾以此来形容“分享”的价值,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达到1.95万亿元,未来5年中国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达40%左右。如果无视这种大趋势和逻辑,不主动在供给侧进行改革,不注重为用户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一些传统业态或许真的不得不黯然出局了。⑧10

大河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040031

未经大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