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收玉米可像收小麦一样
企业信息亮出去信用监管跟上来
鲜花装扮国旗飘飘
“天鹅之城”舞动现代服务业羽翼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过关”
今明两天迎来出行高峰
强化流转服务防止炒卖林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过关”
今年汛后正式通水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本报讯 (记者张海涛)国庆节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再传喜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9月29日宣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通过通水验收,具备通水条件,将于今年汛后正式通水。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干渠全长1432公里,布置各类建筑物包括渡槽、倒虹吸、隧洞等共计2000余座。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03年开工建设,至去年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工程完工后,今年起各段陆续开展通水验收工作,以检验工程质量、查补缺陷,核定是否具备通水条件。通水验收分为设计单元工程通水验收和全线通水验收两个阶段。需进行通水验收的55项工程已经在9月21日完成设计单元工程通水验收。

    我省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主战场。省内干渠全长731公里,占干渠总长的一半,共分36个设计单元工程,包括穿黄工程、沙河渡槽等世界性难题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分为直管、委托、代建三种建设模式,其中委托部分由我省负责建设,共有16个设计单元工程,长400多公里。

    为确保一渠清水早日北送,十万建设者在中原大地数年奋战,圆满完成了干渠建设任务。今年上半年,除穿黄工程外,我省境内的单元工程全部通过通水验收。穿黄工程于9月21日通过通水验收。

    南水北调工程举世关注,因为丹江口水库水位今年以来持续偏低,曾引发一些对今年汛后实现通水目标的质疑。

    记者从长江水利委员会了解到,进入9月后,汉江流域降雨增多,丹江口水库水位不断上涨,自大坝加高以来16日首次突破死水位。截至29日14时,水位已升至157.58米,蓄水量超过170亿立方米,水库完全可以实现正常调度,今年汛后通水条件越来越成熟。③9

全国数字报联盟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市场报
健康时报
京华时报
国际金融报
江南时报
中国经济周刊
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京郊日报
北京晨报
北京娱乐信报
北京商报
竞报
首都建设报
中国交通报
北京现代商报
健康报
中国质量报
中国电子报
华夏时报
中国体育报
篮球报
中国足球报
体育新报
经济日报
中国工商报
中国教育报
山西日报
山西晚报
山西农民报
三晋都市报
山西经济报
山西法制报
山西市场导报

大河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040031

未经大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